English

小留学生现象的经济学思考

2000-11-07 来源:光明日报 西南财经大学 张智勇 边慧敏 我有话说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留学需求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同时90年代的出国潮呈低龄化趋势。据统计,现在在出国留学的总人数中,中小学生已经超过了50%。许多媒体对小留学生的现象作了系列的报道和讨论,在这里,我们试图运用消费经济学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就留学热的经济行为作一些分析。

教育消费———

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目前,教育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从一般规律来看,教育产业对经济的贡献是非常直接的,它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一般不应少于4%,在发达国家可以到6%至7%。美国的教育产业处于美国经济所有产业的第三位,仅教育服务一项每年创下的收入就达到2000亿美元。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教育大国,教育资源十分丰富,仅以1998年为例:当年全国教育人口2.64亿;占国内总人口的21%,占世界教育人口的15%,教育资金达7300多亿元,占当年GDP74772亿元的近10%,当年全国人均教育消费额为530元,占当年全国人均消费总额2309元的23%,该年我国教育消费增长10%以上。由此推算出当年教育消费增长拉动GDP增长1.38%,增加就业276万人,增加财政收入138亿元。有人曾算了一笔账,如将现有的高校招生规模扩大,每年增收200万大学生,在校大学生每年的正常支出大约在1万元左右,那就是2000亿的终极消费,就是不算高校扩大规模增加的投入,对GDP的贡献每年也可达0.5个百分点以上,而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增加200多万人就业,可增加100多亿元财政收入。因此,教育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巨大现实贡献和直接贡献,比投资扩张和出口扩大之外的任何举措都见效快。

启动教育消费是符合居民消费需求的新领域。中国望子成龙的传统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教育投资刚性,家庭教育消费比重逐年提高。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对居民储蓄消费意愿的调查,目前,我国城市消费支出中增长最快的是教育,增长速度为年均20%左右。在居民储蓄中,“为子女上大学作准备”的储蓄动机所占比重为44%,如果按目前全国城乡居民存款6万亿元计算,则高达2万6千多亿元,相当于199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0%多。可见,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教育消费的重要性,教育必将成为经久不衰的消费热点。而现实是,我国高校还远远不能满足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我国大学入学率在今年扩招的情况下可能达到11%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大学入学率一般在35%—50%。居民手中的巨额存款不能以教育消费形式释放出来,可谓消费无门。所以,无论国家还是居民家庭,都给投资教育留下了一个很大空间,一个能够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和长远社会效益的空间。

面对巨大的教育消费市场,无孔不入的外国商界自然不会轻易放过,将高等教育作为一种资源,通过市场配置带动经济的增长,是许多国家的长期政策。为此,欧美等国每年向海外发出大量的招生广告,试图通过吸收大批的留学生发展经济。他们都视“中国教育是一座尚未全面开采的金矿”。连续几年,英国的80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举办教育巡回展。1999年,仅北京一地就举办过两次“国际高等教育展”,参加的有英、美、德、法、加、澳、新、瑞等十六国。在2000年的上半年,就举行了好几场“洋大学摆摊”活动。而每次都是观众云集,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据国家出国留学生服务中心介绍,我国目前每年公派的拿学位的留学生已经很少了,而自费出国留学则逐年增加,每年约有二三万人左右。1998年,仅广东一地的留学费用近10亿元,四川省仅中学生留洋一年流走1—2亿元,北京、上海的情况相同,每年都在成倍地在增长。从全国来看,一年的留学费用在4亿美元左右,也就是30多亿人民币,一位搞中国留学生预测调查的澳大利亚专家估计,到2005年时,中国每年中小学留学生将超过10万人,留学费用将达到100多亿元人民币,一位外国大学招生负责人毫不掩饰地说:“我们看好潜力巨大的中国留学生市场,吸引中国留学生还不仅仅是这些眼前利益,更主要的是这是一个有益的长远投资。”

教育投资———

经济发展的助动器

教育消费具有消费和投资的双重性,是今日的消费和长远的投资;是显现的消费和潜在的投资;是直接的消费又是间接的生产性投资。教育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助动器。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读书不仅得到了各种满足(效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不仅仅是消费活动。相反,人们自觉地花费于社会和私人教育,为的是获得这样一种生产性积累,这种积累包含于人体中,将来能提供各种服务。这些服务包括:将来的收入,将来自己的经营能力,将来家庭活动的能力,以及将来满足消费的能力。因此,教育在这里被看作是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同体现在物质产品上的物质资本一样,都是生产投入的要素,都对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发生作用。舒尔茨认为,在现代生产条件下,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投资的作用。“投资于教育的每一美元所产生的国民收入,要大于投资于水坝、公路、工厂和其它有形资本商品的每一美元所产生的国民收入。”在美国,国民收入的1/5来自物质资本,即财产;4/5来自人力资本。重视教育投资是现代经济中最突出的特征。舒尔茨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美国1929—1957年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了计算,其结论是“物质资本赚回利润增加3.5倍,而教育投资所增加的利润竟达7.5倍。初等教育的收益率为35%,中等教育为10%,高等教育为11%,加权平均后平均收益率17.3%,占国民收入增加额的17%—33%。”

从以上分析可知,教育投资的利润惊人。在目前,中国教育投资的个人收益在各级教育之间相对平均,其差别不如成本的差别大,也就是说,不同的投资成本,并不能得到相应的收益。而如果选择留学,一是可以避免国内激烈的高考竞争,得以一圆大学梦;二是可以取得更高的收益,这种收益是双重的,既有经济收入的提高又有社会地位的满足,而且在国外还有很多发展的机会,就是回国的话,洋文凭的凭证还可以产生其他的效应而得到更多的收益。换言之,出国成为获取更高收益的一个手段或途径,其投资收益与国内高等教育毕业生的收益之差大于国内各级教育毕业生的收益之差。近年来的“出国热”,从另一个方面佐证了这种投资行为。当然,这种投资具有很大的风险性,目前小留学生出国已出现的很多问题,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人口流动有个规律,即由不发达的地方向发达地方流动。这恰好符合“马太效应”。国际间的人口迁移对于各国的人力资本积累影响较大。对于流入国来说,可以省去对这些人的生育、抚养和从出生后到入境前的那段时间的保健费用,省去培养这些人的教育支出,增加了人力资本存量。而且,流入国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同意留下的都是较高的知识层次的人,有助于当地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化,给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因此当代人力资本理论将人口迁移也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的捷径。这样,人才的输出国实行基础义务教育,而发达国家实行有偿的高等教育,既能把大量教育经费转嫁给人才流出国,又能弥补本国人才的不足。高等教育的发展在这些国家实现了良性的循环。比如美国,高等教育每年为美国带来几十亿美元的外汇收入,而且最终会带来几十万的人才流入,现在在美国各高校里,研究生的一半来自国外。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将来会留在美国工作,他们在成才以后的各种创新能力首先给美国带来源源不断的好处。美国的科技发展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外国科技精英的引进。可以说,高等教育已成为美国最为有利可图的产业,这也是美国在高技术领域都走在世界前列的根本原因。

对于流出国来讲,则是弊大于利,流出国损失了它投入的人力资本,使投资效益下降,大大影响本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从1978年到1995年的17年间,共派出各种留学生25万人,回国服务的约8万人,尚有16万多人留在国外,其中60%以上在美国。这些未回国的中国留学生,已成为美国科技和教育领域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在经济领域中也很活跃,受到各界关注。这不仅使我国大量教育资金付诸东流,而且还导致将来以更高代价购买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产品。这不能不令人担忧。

出国留学的低龄化现象,从某种角度反映了我国现有的办学体制、教育模式的弊端。出国留学无可厚非,国外许多老牌大学确实很吸引人,但是除了留学以外,我们还应用更多的手段留住学生,也留住学费。例如,引入国外名校到中国来办学,或自办分校,或合资办学,引进高的水平,好的经验,双方获利,以达到双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